韩国电影《终极对弈》在韩国院线低调上映。这部由李秉宪与刘亚仁主演的围棋题材作品,以韩国围棋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师徒对决为蓝本,在争议中完成了它的银幕首秀。当现实世界的道德审判与艺术创作的纯粹性激烈碰撞时,这部影片的命运本身。
影片以1980年代韩国围棋黄金时代为背景,讲述“围棋皇帝”曹薰铉(李秉宪饰)与“石佛”李昌镐(刘亚仁饰)这对师徒的终极对决。曹薰铉九段在功成名就后收下10岁的李昌镐为徒,却在十年后被弟子以“超越式成长”反杀。这场师徒对决不仅是棋盘上的技艺较量,更是围棋哲学中“攻守之道”与“传承之痛”的具象化呈现——曹薰铉的锐利与李昌镐的钝感形成强烈反差,恰如围棋中“宇宙流”与“实地派”的永恒博弈。
为还原真实对局,剧组邀请韩国棋院顾问参与棋谱设计,片中长达12分钟的“世纪对决”片段,以1992年东洋证券杯决赛为原型,通过360度环绕镜头捕捉棋手呼吸频率、指尖颤抖等微表情,将“无声的厮杀”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语言。这种“以静制动”的叙事策略,与韩国导演金炯柱在《保安官》中展现的克制美学一脉相承。
导演金炯柱在采访中坦言:“围棋的终极奥义不是击败对手,而是超越自我。就像刘亚仁的表演,那些微妙的表情转换,那些在道德审判中依然闪耀的才华碎片,本身就是对‘胜负’最深刻的解构。”这种将艺术本体论与现实批判结合的创作理念,让《终极对弈》超越了简单的体育传记片范畴,成为一部探讨人性复杂性的时代寓言。
总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