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全球独播的韩国动画电影《再见星上人》(又名《迷失在星光中》)正式上线,这部由韩知媛执导、金泰梨与洪京配音的作品,以“软科幻+现实治愈”的叙事策略,在星际探索与都市情感间架起一座桥梁,成为韩国动画产业突破性尝试的标杆之作。
影片将背景设定于2050年的首尔,火星殖民技术已成熟,但社会情感结构仍与当代无异。女主角南英的宇航员母亲在火星任务中失踪,这一创伤成为她执着于探索太空的原生动力。然而,四次冲击火星计划的失败与身体机能的衰退,让她陷入“被时代抛弃”的焦虑中。这种设定巧妙映射了当代社会中“35岁危机”“职业倦怠”等现实议题,而南英在便利店打工的场景,更以科幻外衣包裹着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与之形成镜像的是男主角杰伊——一位修复复古乐器的音乐人,其创作瓶颈实则是数字时代对传统艺术的挤压。当南英在废弃航天器模型中调试设备时,杰伊正在旧琴行擦拭老式钢琴,两个被时代浪潮边缘化的灵魂,在首尔的霓虹灯下完成了一次跨维度的共鸣。
作为金泰梨与洪京继《恶鬼》后的二度合作,该片在配音表演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金泰梨通过声线从清冷到温润的渐变,精准勾勒出南英从“机械理性”到“情感复苏”的蜕变轨迹。在火星任务模拟舱的场景中,她以近乎窒息的喘息声传递着宇宙真空的压迫感;而在与杰伊的深夜对话中,又用气音演绎出角色卸下心防的脆弱瞬间。
洪京则为杰伊赋予了“破碎感与生命力并存”的声线特质。当他在地下音乐节弹奏改装电子管风琴时,嗓音中夹杂的电流杂音与失真效果,恰如其分地外化了角色在艺术困境中的挣扎。两人通过声波共振构建的“跨星海对话”,甚至在无台词的呼吸节奏中完成情感传递,这种“声音蒙太奇”手法,使动画摆脱了对视觉奇观的依赖。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叙事策略的本土化创新:影片将韩国特有的“前辈文化”融入角色关系,南英作为资深航天员对杰伊的“技术指导”,实则是情感救赎的隐喻;而结尾处两人在虚拟现实中的重逢,既呼应了韩国网络文化的特性,又为科幻伦理提供了东亚视角的注解。这种“在地性”与“普世性”的平衡,使其在柏林电影节展映时获得“21世纪《千与千寻》”的美誉。
当南英的宇航服头盔在火星风暴中破裂,杰伊通过量子通信传来的钢琴声成为她的生命锚点——这个充满东方哲学意蕴的场景,恰是《再见星上人》的终极命题:在技术狂飙的时代,人类始终需要以爱为支点,对抗存在的虚无。这部动画或许无法改变韩国动画产业的全球格局,但它用声音与光影证明:真正的科幻从不需要逃离现实,而是要在星辰大海中,找回人性的温度。
总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