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电影大合集】
【伯格曼】【电影大合集】
最后修改 25-04-24 14:24:24
状态 已公开
褒贬不一
1 好评
0 差评
50 点击
0 下载
0 评论
1 收藏
0 分享
褒贬不一
文件解压教程

首先准备好解压工具, 电脑端安装 WINRAR 或者 7z, 手机端安装 Zarchiver 或者 ES文件管理器

(注意不要安装国内应用商店里的盗版, 不仅无法正常解压, 还会收费)

B站视频教程: 【电子扫盲课】【小白必看】如何解压压缩包

目前有2种类型的压缩包:

1. 单一压缩文件的(可以单独下载和解压)

- 如果后缀名正常: 直接打开文件 > 输入密码 >解压文件 > 解压成功, 有的情况会有双层压缩, 再继续解压即可

- 如果后缀名是 .mp4, 直接打开文件会播放猫和老鼠和葫芦娃之类的视频, 后缀名改成 .zip, 然后用解压工具打开.

- 如果无后缀名/或者后缀名是 .txt等各种奇怪的后缀名, 后缀改成 .zip, 然后用解压工具打开解压即可, (有的系统默认不能更改后缀名,这种情况, 要先百度下如何显示文件后缀名).

2. 多个压缩分卷文件的 (需要全部下载完毕后 才能正确解压)

- 如果后缀名正常: 只需要解压第一个分卷即可, 工具在解压过程中会自动调用其他分卷, 不需要每个分卷都解压一遍 (所以需要提前全部下载好), 不同压缩格式的第一个分卷命名是有区别的 (RAR格式的第一个分卷是叫 xxx.part1.rar , 7z格式的第一个压缩分卷是叫 xxx.001 , ZIP格式的第一个压缩分卷 就是默认的 XXX.zip ) .

- 如果是需要改后缀的情况 (比较少见): 需要把文件按顺序重新命名好才能正常解压, RAR的分卷命名格式是 xxx.part1.rar, xxx.part2.rar, xxx.part3.rar, 7z的命名格式是 xxx.001, xxx.002, xxx.003, ZIP的排序格式 xxx.zip, xxx.zip.001, xxx.zip.002

点击下载链接会自动复制访问码到剪切板

【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法罗去世,享年89岁。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HETS FRENZY),1945年执导了第一部影片Crisis《危机》。此后又接连执导了Skepp till India land (《开往印度的船》,1947)、Fingelse (《监狱》,又名《魔鬼的宠儿》,1949)、Tirst (《渴望》,1949)等片,《不良少女莫妮卡》则使他闻名全球。

  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一生创作过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杯中黑影》、《呼喊与细语》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60年、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术师》、《处女泉》和《杯中黑影》则让他在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三大电影节各有斩获。

  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奇异构思对当代很多导演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新浪潮”导演吕克·戈达尔和美国黑色幽默大师伍迪·艾伦。伍迪·艾伦在祝贺伯格曼70岁寿辰时这样说,“自从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英格玛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生平】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的国宝级编导,20世纪电影大师之一。 

早年生涯

  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 

40年代的创作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Hets,1944),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Kris,1946)。(1948)、《渴》和《监狱》(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创作

  50年代初,在电影艺术上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成熟期的创作

  1977年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Hostsonaten,1978),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亚历山大》之后宣布不再拍片,但实际上,他通过自己的剧本仍在对瑞典电影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1992年,著名丹麦-瑞典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执导了伯格曼编剧的影片《最美好的愿望》(Goda viljan, Den,1992)。这部描写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荣获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同年,伯格曼的儿子丹尼尔·伯格曼也把父亲的小说《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银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个剧本《私人的谈话》(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与他长期合作的女演员、导演丽芙·乌尔曼拍成了电视剧。

  2003年,为瑞典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电影《萨拉邦德》(Saraband,2003),这是自《芬尼与亚历山大》以后20多年来惟一在电影院里与观众见面的伯格曼长片。影片在法国著名女演员让娜·莫罗的建议下,参加了昂热首映电影节组织策划的瑞典电影大师观摩展。

预览
总共有 0 条评论
用户头像
【伯格曼】【电影大合集】
【伯格曼】【电影大合集】
最后修改 25-04-24 14:24:24
状态 已公开
褒贬不一
1 好评
0 差评
50 点击
0 下载
0 评论
1 收藏
0 分享
褒贬不一
文件解压教程

首先准备好解压工具, 电脑端安装 WINRAR 或者 7z, 手机端安装 Zarchiver 或者 ES文件管理器

(注意不要安装国内应用商店里的盗版, 不仅无法正常解压, 还会收费)

B站视频教程: 【电子扫盲课】【小白必看】如何解压压缩包

目前有2种类型的压缩包:

1. 单一压缩文件的(可以单独下载和解压)

- 如果后缀名正常: 直接打开文件 > 输入密码 >解压文件 > 解压成功, 有的情况会有双层压缩, 再继续解压即可

- 如果后缀名是 .mp4, 直接打开文件会播放猫和老鼠和葫芦娃之类的视频, 后缀名改成 .zip, 然后用解压工具打开.

- 如果无后缀名/或者后缀名是 .txt等各种奇怪的后缀名, 后缀改成 .zip, 然后用解压工具打开解压即可, (有的系统默认不能更改后缀名,这种情况, 要先百度下如何显示文件后缀名).

2. 多个压缩分卷文件的 (需要全部下载完毕后 才能正确解压)

- 如果后缀名正常: 只需要解压第一个分卷即可, 工具在解压过程中会自动调用其他分卷, 不需要每个分卷都解压一遍 (所以需要提前全部下载好), 不同压缩格式的第一个分卷命名是有区别的 (RAR格式的第一个分卷是叫 xxx.part1.rar , 7z格式的第一个压缩分卷是叫 xxx.001 , ZIP格式的第一个压缩分卷 就是默认的 XXX.zip ) .

- 如果是需要改后缀的情况 (比较少见): 需要把文件按顺序重新命名好才能正常解压, RAR的分卷命名格式是 xxx.part1.rar, xxx.part2.rar, xxx.part3.rar, 7z的命名格式是 xxx.001, xxx.002, xxx.003, ZIP的排序格式 xxx.zip, xxx.zip.001, xxx.zip.002

【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法罗去世,享年89岁。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HETS FRENZY),1945年执导了第一部影片Crisis《危机》。此后又接连执导了Skepp till India land (《开往印度的船》,1947)、Fingelse (《监狱》,又名《魔鬼的宠儿》,1949)、Tirst (《渴望》,1949)等片,《不良少女莫妮卡》则使他闻名全球。

  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一生创作过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杯中黑影》、《呼喊与细语》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60年、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术师》、《处女泉》和《杯中黑影》则让他在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三大电影节各有斩获。

  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奇异构思对当代很多导演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新浪潮”导演吕克·戈达尔和美国黑色幽默大师伍迪·艾伦。伍迪·艾伦在祝贺伯格曼70岁寿辰时这样说,“自从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英格玛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生平】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的国宝级编导,20世纪电影大师之一。 

早年生涯

  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 

40年代的创作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Hets,1944),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Kris,1946)。(1948)、《渴》和《监狱》(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创作

  50年代初,在电影艺术上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成熟期的创作

  1977年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Hostsonaten,1978),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亚历山大》之后宣布不再拍片,但实际上,他通过自己的剧本仍在对瑞典电影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1992年,著名丹麦-瑞典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执导了伯格曼编剧的影片《最美好的愿望》(Goda viljan, Den,1992)。这部描写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荣获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同年,伯格曼的儿子丹尼尔·伯格曼也把父亲的小说《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银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个剧本《私人的谈话》(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与他长期合作的女演员、导演丽芙·乌尔曼拍成了电视剧。

  2003年,为瑞典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电影《萨拉邦德》(Saraband,2003),这是自《芬尼与亚历山大》以后20多年来惟一在电影院里与观众见面的伯格曼长片。影片在法国著名女演员让娜·莫罗的建议下,参加了昂热首映电影节组织策划的瑞典电影大师观摩展。

预览
点击下载链接会自动复制访问码到剪切板
初音社